每日一练 科目一(1-3) 1.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 ( )。 A.1984年 B.1991年 C.1997年 D.2008年 2.下列选项中,未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是 ( )。 A.快退休的凉凉老师拒绝参加暑期教师培训 B.小花老师将上课捣乱的学生赶出教室 C.小雅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开设辅导班 D.圈圈老师因学生旷课及时打电话与家长沟通 3.苏老师班里有不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她三令五申之后,还是有几个学生没有多大改变。最令她生气的是学习委员晓玲,也有两三次不交作业了。 晓玲今天又没交作业,苏老师晓玲叫到办公室,厉声责备道:“你怎么也这样?”晓玲不安地说:“老师,我……”“我什么我!今天放学不许回家,不完成作业,你的学习委员也别当了!”晓玲哭着跑了出去。 下午上课时,苏老师看到晓玲座位空着,便问道:“晓玲呢?”“她哭着走了。她说不读书了,得回去照顾爷爷。”苏老师听后惊异地问:“怎么回事?”晓玲同村的一个学生回答说:“她爷爷的腰受伤了,只能躺床上。”苏老师后悔没听晓玲解释。 放学后,苏老师来到晓玲家,只看到躺在床上的爷爷。知道了苏老师的来意后,老人说:“家里平时就我们爷孙俩,我干活,她做家务。现在我伤成这样,可苦了她了。”眼前的情景让苏老师既怜悯、又自责。 一会儿晓玲回来了,看到苏老师,很诧异,苏老师迎上前说:“我错怪你了,对不起!”“老师,不怪您。可我没法上学了。”苏老师赶紧说:“学一定得上,有困难,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你的。”晓玲如释重负,笑着对苏老师说:“谢谢老师!我会好好学习的!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苏老师的教育行为。 科目二(4-10) 4.教育家魏书生在一次报告中提出,班主任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应当相信学生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学生能做的事情,就放手由学生去做,决不包办代替;学生能管的事情,就放心由学生来管,决不越俎代庖。魏书生提出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5.班主任张老师决定,凡是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可以免除班级卫生义务。张老师的做法( )。 A.不利于学生品德养成 B.不利于班级管理创新 C.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 D.不利于学生平均发展 6.在班级管理中,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被称为( )。 A.校长 B.班主任 C.教师 D.行政干部 7.教师在管理班级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选好班级正式群体中的领导 B.注意引导和支持 C.适当授权,鼓励学生自主管理 D.严禁学生自由组合小群体 8.德育工作者从实践中概括出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十六字”方针,这符合的是( )的规律。 A.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9.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 )。 A.提高道德认识 B.陶冶道德情感 C.激发道德动机 D.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 10.简述贯彻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简答)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与修订的时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先后有两个版本,分别是 1997年版本和2008年版本,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对1997年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于2008年9月1日颁布实施,我国现行的就是这部2008年修订的版本。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教师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中,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建立联系,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家长,及时通报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动态,特别是出现异常情况或突发事件时,要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及时分析原因、商讨对策,共同实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D项中,圈圈老师把学生旷课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到了尊重家长,践行了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利于实现家校共育。D项正确。 A项: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快退休的凉凉老师拒绝参加培训的做法违背了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爱国守法要求教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小花将上课捣乱的学生赶出教室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违背了爱国守法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小雅老师开设辅导班的行为属于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违背了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中公教育解析:苏老师一开始的做法是不恰当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后来对于晓玲的安抚是恰当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首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即教师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材料中,苏老师在教育晓玲的时候直接厉声责备,并没有倾听晓玲的解释,没有做到循循善诱。 其次,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即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维护学生权益。材料中,苏老师起初不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对学生一味地批评,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但了解情况后,苏老师对晓玲说“学一定得上,有困难,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你的”,做到了关心晓玲,维护晓玲的受教育权。 最后,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即教师要对工作高度负责,不敷衍塞责。材料中,苏老师对晓玲出现的问题没有简单归结为学生的问题,而是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真实原因,体现了老师对工作的责任心。 综上所述,苏老师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思,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科目二(4-10)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模式。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题干中,魏书生强调班主任应相信学生可以成为管理活动的主人,放心让学生自主做事和管理,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民主管理。C项正确。 A项: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理念中教育观部分的内容,重点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协调发展,其中德育是根本,智育是关键,五大方面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题意,张老师的做法只注重了学生成绩,即智育的发展,忽略了其他四育,尤其不利于学生的品德养成,顾此失彼而没有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B、C两项错误,故排除。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D项错误,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的职能。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因此,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被称为班主任。B项正确。 A项:校长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校长管理全校的校务,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并不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包括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其中任课教师不直接参与班级的管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行政干部参与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不直接参与班级的管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班集体内有各自非正式集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朋友且隶属于一定的非正式集体。在集体积极价值的引导下,这些由学生自发形成的各自非正式的群体对学生的社会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各种非正式群体中,可以学会如何遵守规则,如何合作、忍让,如何组织共同活动和承担角色责任等等。因此,教师不应该严禁学生自由组合小群体。D项说法错误,按题干要求,本题选D。 A项: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是通过一定的班级机构组织起来的,这一机构维持和控制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共同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班级领导集体包括班委会、小组长和各学科代表,以及班级团队组织等。团结有力的班干部是组织实施班级活动的重要保证力量。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师在管理班级时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班级管理机制。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训练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应将班干部视为班级工作的主角,自己只需当好“导演”的角色,把握好班级工作的节奏和度,处理好班干部之间、班干部和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为班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自主管理。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其中,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主要表现为: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②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题干中,德育工作者从实践中概括的对受教育者必须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正是对应了德育要促进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的规律。A项正确。 B项: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主要表现为:(1)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①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②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其中,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③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0.【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为: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德育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使全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一致起来,有必要组建相应的教师集体。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德育要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得到整合、优化。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前后不一致、不连贯,不仅影响其良好品德的形成,而且容易使学生思想松弛,出现起伏、退步。所以德育要做好衔接工作,包括做好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以及学期之间的思想教育衔接工作,做好班主任与教师因工作调换而产生的衔接工作,使学生的思想教育紧密衔接,前后一贯。 为了了解大家的水平从而为大家准备更合适的试题,请一定要做题反馈呀~比如:教资2题错选A。
全国各地QQ交流群(点击进入加群) 谨防受骗提示:如果报名时出现收费或汇款等情况,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教师人才服务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本站教师招聘信息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快速及时、权威可靠。如果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13823596589,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Copyright C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智众人力资源服务 粤ICP备19150182号-1
地址: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楼706 EMAIL:26762278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