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分析
王充作为教育学人物之一,在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教招考试中也是备考人物之一,常以单选、多选、判断这样的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在考试中对于王充教育思想知识的考查与其他教育家易混淆,不容易理解,因此大家在备考知识时需要将碎片知识进行整合。
二、人物背景
王充(27一约100年),字仲任,浙江上虞人。出身于农人兼小商贩家庭。王充6岁开始识字,8岁入书馆学习。后离开书馆,学习《论语》《尚书》。在京师,他曾拜班彪为师。因家贫无钱购书,他常到洛阳书肆里读书,记忆力特强,过目成诵,因此,博通了“众流百家之言”。63岁即辞官归家,著书、教授终生。王充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教书、思考、写作中度过,生活始终清贫。到了晚年,依然“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
王充著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书,但流传至今的只有《论衡》一书,其他都已失传。
三、理论思想
(一)《论衡》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王充思想的一个明显特征。《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对儒家的经典,包括孔丘、孟轲的言论,王充也不迷信,所以在《论衡》一书里有《问孔》、《刺孟》这样的篇目。正因为如此,王充和他的书籍一直遭到正统儒家学者的贬斥,认为《论衡》是“异书”,《论衡》中所发的思想是异端思想。
在《论衡》中,王充提出了几个与董仲舒所创立的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
1.“天道自然”
他认为无论是天、地,都是自然的物质实体,没有意志。人不能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动天,天也不能用自己的意志来支配人,天与人之间不存在精神上的联系。
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天没有意志,所以不可能创造万物。天不仅不可能创造万物,而且它本身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不生不灭,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人也是由“元气”构成的,皇帝和老百姓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3.人死神夫
当时普遍存在着人死灵魂不灭的说法。王充认为所谓的灵魂,就是人的精神。精神是依赖于人的形体而存在的。当人身体强健时,人的精神就饱满;当人身体有疾病时人的精神就比较衰弱,颓废:人死了,形体失去了活力,人的精神也就消散了。所以他不相信人死后变成鬼的说法,他是一位坚定的无神论者。
王充通过《论衡》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作了针锋相对的批判。
(二)教育的作用
王充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首先他强调胎教。孕妇应该做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目不视,非正声耳不听”。保证胎儿发育阶段内外环境的和谐,让出生后的幼儿在走向自身发展的道路之前有个良好的起点。
教育的作用还在于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人性有优劣之分,但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改变的。对于劣质的人仍然可以教育。
(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王充在考察现实社会人才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理想人才的教育目的。王充将当时的知识分子分成五个级别,他们分别是:
文吏:受过识字教育,但“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以后,或依靠自己的门第,或攀援权贵,入仕成吏。这些人不入仕,和一般的俗人没有区别,起用这种人不利于国家实行德治的政策。故他对这种人持批判否定的态度。
儒生:他们能够精通儒家经书中的一种,“能说一经”,“旦夕讲授章句”。虽以教学为职责,但知识面极其狭窄,既不博占,也不通今。这种人虽不坏,但不能令人满意。
通人:广读各种书籍,掌握了丰富的书本知识,“博览古今”,但他们不能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缺乏理论思维能力、不能"掇以论说”,也有较大局限。
文人:知识渊博,能够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将书本知识和实际政治结合起来,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上书奏记”,对实际政治加以评论和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能成为称职的行政人才。
鸿儒:知识分子中最高级的一层。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够“精思著文,连结篇章”,“兴论立说”,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他们不仅系统地掌握了现存的社会知识,且不受前人思想框框的束缚,创新知识,是不可多得的理论学术人才。
王充的培养目标是后两种人,即文人和鸿懦。可见王充是把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中国教育史上,王充首次明确地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
(四)“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
王充认为不仅儒家学术有益于政治,诸子百家的学说同样需要学习。知识是改造社会的重要力量,凡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积累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该学习。人的知识越广博、思考得越深入,他的观察能力就越敏锐,处理政治事务的能力也就越高强。
王充不仅要求人们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且还应从现实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获得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的知识比书本知识更为重要。
(五)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王充认为“圣人”过人的料事能力首先是他积累了比常人更为丰富的可以作为“准的”的经验和知识。“闻见”是圣人积累经验知识的一个基本手段。他们一方面留心周围的事事物物,注意积累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广闻博来览,通过书本或其他间接途径吸收他人的生活经验、他人的思想,接受间接知识。
2.思考与求是
经验和知识是形成个体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第一性因素。要使经验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少不了理性的思考,
王充认为,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坚持“效验”、“有证”的原则,要使立论成立,不仅仅要有雄辩的推理,更要有事实的根据,有实践的检验,这是王充在打破圣人崇拜心理后以避免个人主观偏见的良方,也是王充重视实证的认识论思想在学习论上的反映。
3.“问难”与“距师”
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心理。对于古人,包括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大圣人,如果他们的言论与事实不符或前后自相矛盾,也要敢于提出质疑,对于明显的错误,要敢于否定,敢于批判。
四、题目练习
1.【单项选择题】东汉有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鸿儒”,并且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的教育方法,他是 ( )。
A.董仲舒
B.王充
C.韩愈
D.朱熹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发展历程。东汉时期王充把人才分为“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五种层次,将“鸿儒”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主张“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的教育方法,“学知与闻见”即对于知识如何获得,王充认为,首先是耳目的闻见,而要真正掌握,唯一途径是学习;“思考与求是”即要使理论成立,不仅要有雄辩的推理,更要有事实的根据;“问难与距师”即对于明显的错误要敢于否定、敢于批判,不能完全地附和老师。B项正确。
A项:董仲舒是西汉思想家、教育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道德教育的核心“三纲五常”,并将人分为三类: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主张性三品说,即上品、中品、下品;认为教育目的是“明天王之教,学所以为道”;教育内容为儒家经典,代表作有《师说》。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朱熹是宋代文学家、教育家,将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事”,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认为教育任务是“明天理,灭人欲”;提出朱子读书法。与题干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项选择题】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鸿儒。这些鸿儒有别于儒生、通人、文人的显著特征是 ( )。
A.博览古今
B.讲授章句
C.兴论立说
D.上书奏记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王充的教育思想。王充认为,通过教育培养的人物,可分为四等:第一是“鸿儒”,因为这等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兴论立说”,这就是能独立思考、创造学说的思想家。其次,是“文人”,因为这等人能“采摄传书,以上书奏记”,是能掌握历史知识来从事政治工作的人。再者,是“通人”,这等人仅能掌握一般的知识,“以教授为人师”的,并不能创造新的学识,所以远不如“鸿儒”和“文人”。最低的一等是“儒生”,他们在学问修养上,仅“能说一经”,所以知识只限于一隅,无“温故知新”之明。因此,鸿儒有别于儒生、通人、文人的显著特征是“兴论立说”。
故正确答案为C。
全国各地QQ交流群(点击进入加群)
谨防受骗提示:如果报名时出现收费或汇款等情况,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教师人才服务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本站教师招聘信息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快速及时、权威可靠。如果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13823596589,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
Copyright C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智众人力资源服务 粤ICP备19150182号-1
地址: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楼706 EMAIL:26762278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