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预备铃一响,闹哄哄的教室迅速安静下来。陈老师走进教室,提醒个别仍未做好上课准备的同学调整好状态。开始上课之后,陈老师进行了“如何把6颗糖分成3份”的教学,并要求学生用学具模拟分糖果。学生答出了三种分法,陈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最后得出“2∶2∶2”的分法是最公平的分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平均分的意义。随后,陈老师揭示本节课的题目——《平均分》,明确本次学习的目的及任务。
材料2: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通过幻灯片展示操作成果时,陈老师发现赵同学低着头在做小动作,于是悄悄予以提醒,赵同学立即改正。在后续的学习环节中,赵同学认真听课,陈老师及时肯定,他更加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陈老师决定评选星级作业,作业被评为“五星级”的同学,老师可以帮他实现一个愿望。赵同学一改以往对待作业不认真、马虎了事的不良习惯。经过一番刻苦努力,他的作业最终被评为“五星级”。
(1)预备铃声和课前陈老师的提醒,有助于影响学生的哪一种注意品质?
(2)根据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条件,分析陈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1)预备铃声和课前陈老师的提醒,有助于影响学生注意的转移品质。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预备铃声和课前陈老师的提醒,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服从教学安排。
(2)①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在本材料中,陈老师在进行“如何把6颗糖分成3份”的教学时,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平均的分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并最终明确学习的目的及任务。陈老师的这些做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目的任务的理解,促进随意注意的保持。②合理组织活动。教师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随意注意,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使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在本材料中,陈老师在发现学生做小动作时,悄悄提醒,没有打断课堂环节;在学生出现认真听课的良好行为时,及时强化这一行为。陈老师的这些做法是合理组织教学活动的体现。③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随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任务完成。在本材料中,陈老师用评选星级作业的方式,激发了赵同学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引起和维持了赵同学对作业的随意注意。④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在本材料中,陈老师课前提醒个别仍未做好上课准备的同学调整好状态;在发现学生做小动作时悄悄予以提醒。这些行为能够排除无关因素对学生的干扰,将学生的随意注意维持在学习上。
赵某,女,13岁,初中二年级学生,班级学习委员,进入初中以来,她觉得自己变了很多:对一件事有时非常狂热,有时又很淡漠;有时特别固执,有时又变得没有原则;特别害怕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忽视,如果那样会让她觉得特别没面子。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矛盾体,强烈的不安和焦虑让她手足无措。
请结合初中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分析赵某的情况。
(1)原因分析:赵某的行为表现体现了初中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①初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第一,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初中生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人们常用“疾风暴雨”来形容初中生的这种情绪特点。但初中生的情绪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第二,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情绪的可变性是指情绪体验不够稳定、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情绪的这种特点一般是由于情绪体验不够深刻而造成的。情绪的固执性是指情绪体验的一种顽固性。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所以案例中赵某有时特别固执,有时又变得没有原则。②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如下:第一,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第二,情感两极性明显。第三,情感不断深刻。第四,情感逐渐稳定。初中生的情感尽管两极性明显,但还是逐渐趋于稳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性的性质;情感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第五,情感的外露和表达已趋于理性化。由于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所以赵某特别害怕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忽视,如果那样会让她觉得特别没面子并对此怀有强烈的不安和焦虑感。
(2)解决方案: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充实和丰富初中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康的情趣;②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爱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③正确认识情绪,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④锻炼身体;⑤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基调,培养其幽默感;⑥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全国各地QQ交流群(点击进入加群)
谨防受骗提示:如果报名时出现收费或汇款等情况,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教师人才服务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本站教师招聘信息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快速及时、权威可靠。如果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13823596589,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