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55-21010189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每日一练

每日一练 | 教育与人的发展基础篇2

来源:师途-教师人才服务网-专业教师求职招聘服务平台 时间:2024-11-19 作者:师途-教师人才服务网-专业教师求职招聘服务平台 浏览量:

教师人才服务网


26.高尔顿调查了英国977位名人,发现他们的父子、兄弟中有332人也同样有名;而另一个由相同人数组成的普通人的对照组,他们的父子、兄弟中只有一个名人。在高尔顿看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素质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

27.“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这说明()。

A.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性作用

C.教育比遗传素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

D.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2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说( )对身心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B.自然环境

C.生理环境D,社会环境和教育

29.“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 )。

A.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

B.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C.环境对人的发展是有重要影响力的

D.个体的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30.现代教育把学校分成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其主要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31.教育者要面对全体学生,特别是要帮助生理或心理机能存在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与正常人一样或相似的发展水平。上述内容对教育者的要求主要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

A.个别差异性B.顺序性

C.互补性D.不平衡性

32.教学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这一教学原则反映的是个体发展的()特征。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不均衡性D.整体性

33.就儿童发展而言,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是2~3岁。在这一时期,如果得到合适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

C.互补性D.不平衡性

34.如今我国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远远超过几十年前的青少年身高和体重,这说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身心发展具有()特征。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D.可变性

35.巴甫洛夫曾经指出:“神经活动类型在生活进程中发展着、变化着,并且神经活动类型,不仅是遗传的结果,也是环境和有机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能使儿童养成生活所必需的神经活动类型。”这主要说明了()。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B.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C.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D.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6.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与未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相比,在接受人类积累起来的各种文化上,不仅具有数量、质量和程度的差异,而且具有态度与能力的差异。这体现了( )。

A.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D.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7.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要求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了)。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更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的好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38.对童年期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A.稳定性B.阶段性

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39.教育要适应学生的发展特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这主要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B.阶段性特征

D.不平衡性特征

40.进行法治教育时,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初中生学习道德知识,高中生学习法律知识,大学生学习如何维护权利。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41.下列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因为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B.只有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C.内发论能够科学解释个体身心发展的原因

D.个体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其育人的正向功能

42.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

A.基因复制B.自然本能

C.种群回归 D.直接环境

43.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明确提出“性之品有三”:上品性善,生来具有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中品五德有所欠缺,性可善可恶;下品五德皆失,故性恶,并且强调上品与下品之间不可移。这种观点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理论中的()相符。

A.内发论B.外铄论

C.教育万能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4.某教师认为,不管学生的行为有多恶劣、思想有多复杂,都可以通过惩罚或者强化的手段来对其进行改造或矫正。该教师的观点属于()。

A.内发论B.外铄论

C.遗传决定论D.主观能动论

45.下列教育主张中,符合教育“外铄论”的是()。

A.柏拉图认为教育即灵魂的转向

B.卢梭主张让儿童通过实地探究明白知识是有用的

C.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孟子主张“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46.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角度来看,“树大自然直”的说法反映了()观点。

A.多因素作用论B.白板论

C.内发论D.外铄论

47.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以上说法体现了()。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D.交互作用论

48.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里所提到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 )。

①遗传②教育③环境④个体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③

49.下列说法中,体现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是()。

A.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察于将发之际,省察于已发之后

D.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50.大明和小明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学习同一个东西时学习效果不同,很可能是因为()。

A.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因素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及其阶段

C.遗传因素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D.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51.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上,遗传与环境之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才能生成行为,这已成为当今发展心理学的共识。其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B,皮亚杰

C.华生D.高尔顿

26.【答案】A。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题干中,从高尔顿的研究来看,他认为父子、兄弟是名人的人,其成为名人的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他认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遗传素质。故正确答案为A。

27.【答案】D。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然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能发挥正向的促进作用。正如《学会生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所指出的“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故正确答案为D。

28.【答案】D。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题干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意思是:玉不经过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接受教育、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这体现的是社会环境和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

29.【答案】D。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②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题干中的故事表达的意思是;弈秋(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这表明主观能动性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

30.【答案】A。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现代教育的分阶段教育主要依据的就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故正确答案为A。

31.【答案】C。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疾的人,如果其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能得到发展。题干中的表述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故正确答案为C

32.【答案】D。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是指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生活,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和创造这种教学生活。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故正确答案为D。

33.【答案】D。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二是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题干中的现象体现了不平衡性。故正确答案为D。

34.【答案】D。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例如,如今我国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远远超过几十年前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这说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身心发展具有可变性特征。故正确答案为D。

35.【答案】B。本题考查遗传素质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题干中,巴甫洛夫的这句话正是说明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故正确答案为B。

36.【答案】A。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其中,社会性规范的具体内容对学校教育而言,又随着社会性质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而变化,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标和目的的形成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所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与未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相比,在接受人类积累起来的各种文化上,不仅具有数量、质量和程度的差异,而且具有态度与能力上的差异。故正确答案为A。

37.【答案】B。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题干中,有的人在良好的环境中却没有什么成就,有的人在恶劣环境中却出淤泥而不染正说明了这一点。故正确答案为B。

38.【答案】B。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强调,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要求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题干中,童年期为小学阶段,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等方面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选择简单的教学内容和直观的教学方法,遵循了阶段性特点。故正确答案为B。

39.【答案】C。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差异性主要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从个体的角度看,差异性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题干中,要求教育适应学生的发展特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符合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C。

40.【答案】A。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题干中,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初中生学习道德知识,高中生学习法律知识,大学生学习如何维护权利,这意味着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面临的发展任务不同,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故正确答案为A。

41.【答案】B。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启示。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只有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B 项正确。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而不是阶段性。A 项错误。能够科学解释个体身心发展的原因的是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而不是内发论。C 项错误。个体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其育人的正向功能。D 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42.【答案】A。本题考查威尔逊的思想。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在人的身心发展动因上持内发论观点。他认为“基因复制”是决定人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故正确答案为A。

43.【答案】A。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又称遗传决定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所起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但不能改变和决定人的发展。题干中,韩愈将人性分为三点的观点正是内发论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

44.【答案】B。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与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由于外铄论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才能更有效。题干中,某教师认为可以通过惩罚或者强化的手段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改造或矫正,其观点属于外铄论。故正确答案为B。

45.【答案】C。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与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为:人性本是恶的,而人性的善是靠后天的学习和教化达到的。C项荀子的观点强调后天的教育与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属于外铄论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C。

46.【答案】C。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又称遗传决定论,它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题干中,“树大自然直”的意思是树长大后自然会长直、常用来比喻孩子不需管教,小时候恣肆些,大了自然会变好。这忽略了后天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反映了内发论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C

47.【答案】B。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与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题干这句话的意思是: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环境里了。这句话说明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力量,体现了环境决定论。故正确答案为B。

48.【答案】C。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素质、教育、环境和主观能动性。题干中古文的意思是: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这里所提到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故正确答案为C。

49.【答案】D。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环境、教育、遗传、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D 项,“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意思是一块布料在青色染料里,就染成青色;在黄色染料里,就染成黄色。其比喻人会受周遭环境和周围人群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产生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

50.【答案】B。本题考查遗传素质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为一定阶段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和限制。题干中,双胞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习同一个东西时学习效果不同正是这一作用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B。

51.【答案】B。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故正确答案为B。



全国各地QQ交流群(点击进入加群)


教师人才服务网

谨防受骗提示:如果报名时出现收费或汇款等情况,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教师人才服务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本站教师招聘信息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快速及时、权威可靠。如果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13823596589,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智众人力资源服务 粤ICP备19150182号-1

地址: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楼706 EMAIL:2676227896@qq.com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