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女生小学期间身高发育普遍比男生快,而男生青春期的身高发育一般比女生快。这说明()。
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C.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可控性
D.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82.青少年的感知成熟先于思维成熟,而思维成熟先于情感成熟。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连续性
83.某语文教师不按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段目标开展教学,导致教学超出了学生的发展水平。其行为主要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阶段性
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84.教育内容、方法要保持相对固定,同时根据时代特征、文化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整体性 D.不均衡性
85.初中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班主任李老师立即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情况,并为每个学生制定学习发展规划,从来不搞“一刀切”。李老师的做法关注了学生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D.差异性
86.“人皆可以为尧舜”,教育就是修养、启发、唤醒、引导人的善性。以此为理论依据的教育论是( )。
A.内发论B.外铄论
C.辐合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87.下列说法中,主张“外铄论”的是()。
A.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B.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C.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D.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88.关于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因,马克思的观点是()。
A.人的身心发展由自身的需要决定
B.人的身心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C.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直接动因
D.环境因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89.下列学说支持“外铄论”的是()。
A.成熟论 B.性善论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90.20世纪初,对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争论处于非此即彼的状况。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优生学的创始人()。
A.华生 B.洛克
C. 斯金纳 D.高尔顿
91.下列关于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表述错误的有( )。
A.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同时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B.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时效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C.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D.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2.警察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调色师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这主要说明( )。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B.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C.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D.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93.“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的历史故事充分体现了( ) 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94.有一位老师在日记中这样提到:乡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相比更加腼腆,思维不活跃、不广阔。这体现了孩子们发展的( )。
A.顺序性B.个体独特性
C.年龄差异性 D.环境给定性
95.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是( )。
A.教育的自身状况B.社会发展状况
C.家庭环境效应 D.人的主观能动性
81.【答案】A。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个别差异性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这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从个体的角度看,个别差异性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题干中,女生小学期间身高发育普遍比男生快,而男生青春期的身高发育一般比女生快,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故正确答案为A。
82.【答案】B。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二是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题干中,青少年的感知成熟先于思维成熟,而思维成熟先于情感成熟,体现了个体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具有不平衡性。故正确答案为B。
83.【答案】B。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强调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题干中,某语文教师不按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段目标开展教学,说明该教师没做到按年龄阶段选择教学内容,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故正确答案为B。
84.【答案】B。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表现在:①稳定性。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②可变性。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身心发展的可变性要求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人和社会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B。
85.【答案】D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题干中,李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情况,并为其制定学习发展规划,体现了因材施教,关注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故正确答案为D。
86.【答案】A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题干中,“人皆可以为尧舜”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这植根于“性善论”,鼓励人人向善,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源于人自身的善性;“教育就是修养、启发、唤醒、引导人的善性”同样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源于人自身的善性,而教育的作用仅仅在于将人的善性唤醒、引导出来,并使之发挥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87.【答案】A。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外铄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其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出自《荀子·性恶篇》,意思是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如果依顺这种人性,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因此,推辞谦让这种好的行为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属于外铄论。故正确答案为A。
88.【答案】C。本题考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因论。根据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学说,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自身所具有的矛盾的规定性,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直接动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故正确答案为C。
89.【答案】D。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外铄论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其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和华生。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将人培养成任何类型,因而行为主义心理学支持外铄论。故正确答案为D。
90.【答案】D。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遗传决定论、自然成熟论、预成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内发论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教育所起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但不能改变和决定人的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高尔顿等。其中,高尔顿是“优生学”的代表人。故正确答案为D。
91.【答案】B。本题考查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主要有: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B 项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92.【答案】B。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在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下,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技工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故正确答案为B。
93.【答案】D 。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题干中的历史故事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
94.【答案】D 。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与社会、历史遗产与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生存环境。它们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题干中,老师提到乡村学生与城里学生相比更加腼腆,思维不活跃、不广阔,这反映了环境的给定性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
95.【答案】A。本题考查学校教育(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学校教育(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如教育的自身状况、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家庭环境的好坏、家庭影响与学校影响的一致程度等。其中,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物质条件、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故正确答案为A。